敦者,大也
煌者,盛也
丝路重镇敦煌
多元文明在此交汇
莫高窟雪景(无人机照片,2023年1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开凿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
历经十个朝代1000多年不间断营建
这里不仅保存有4.5万余平方米壁画
藏经洞中还出土了6万多件文物
1987年
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4月25日拍摄的敦煌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944年1月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
结束了敦煌石窟近400年
无人管理、任凭损毁、屡遭破坏偷盗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敦煌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
1950年将其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
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
如今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寺保护科研机构
敦煌研究院
在壁画保护、土遗址保护
文物数字化研究、开放利用等方面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领先优势
文物守护、抢救加固
科学保护、预防保护
……
多年来
几代“文脉守护者”
坚守大漠、薪火相传
悉心呵护着敦煌这块文化瑰宝
1956年,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正在进行文物研究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庆瑞 摄
1959年,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左)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彩绘图案临摹。 新华社记者郝常耕摄
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摄制工作者对壁画、塑像进行全面拍摄。新华社记者张生贵摄
1987年,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左三)向年轻大学生介绍敦煌石窟壁画艺术。 新华社记者 张生贵 摄
1989年,时任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其琼正在精心描绘复原在原壁上的被盗壁画。新华社记者李生才摄
1996年,研究人员使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莫高窟壁画颜料的白、红、蓝等五种颜料的组成成份及变色颜料的成份。 新华社记者 彭张青 摄
2004年,敦煌莫高窟考古专家对北区出土的木活字进行鉴定研究。 新华社记者梁强摄
2011年8月16日,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莫高窟。 新华社发(孙志军 摄)
2023年4月25日,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的韩雪在查阅“数字敦煌”资源库。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无数人致力于敦煌文化的推广
择一事,终一生
让海内外共享敦煌之美
1982年,甘肃省艺术学校新开设一门敦煌舞基本训练课,重现敦煌壁画舞姿。 新华社记者敏钟杰摄
1996年8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敦煌艺术展开幕式上,来自澳大利亚的陶步思(左)和英国的苏雪涛对壁画临本发生了兴趣。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2005年1月19日,原创舞剧《大梦敦煌》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上演。这部经典舞剧讲述了青年画师莫高为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前往敦煌,并历经种种坎坷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张传奇摄
2008年11月18日,参观者在法国巴黎的中国文化中心观看立体复制的敦煌榆林窟第25号石窟。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2014年7月4日,在兰州火车站,兰州火车站客运员在表演敦煌“飞天”舞蹈。新华社记者 张锰 摄
2023年6月3日,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乐动敦煌剧场,大型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的演员在演出。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科技创新
让越来越多的观众
“跨越”时空
遇见敦煌、认识敦煌、爱上敦煌
2017年4月15日,游客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欣赏球幕电影《梦幻佛宫》。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2022年7月10日,观众在北京“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敦煌展”上参观用数字技术复制的等比例敦煌第285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2023年9月,敦煌研究院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上线。
2023年11月28日,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观众通过数字技术与敦煌文物互动。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80年
再遇敦煌
饱蘸历史之墨
书写新的历史
古老的敦煌
正绽放青春的芳华
策划:王建华、李尕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本期主持:张铖
记者:陈斌
编辑:章磊、刘金海、张铖、程婷婷
老照片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